《霜天晓月·梅》:一种清意味,漫吟到天明

时间:2025-04-05 06:59:59 转载源:行业动态网 作者:浮生 点击:1027次

霜天晓月·梅楼槃〔宋代〕月淡风轻,黄昏未是清。吟到十分清处,也不啻、二三更。晓钟天未明,晓霜人未行。只有城头残角,说得尽、我平生。这是一首咏梅诗。诗要吟出,这是一个夜晚。月很淡,很淡。风,很轻,很轻。到了黄昏,天地间还存有阳光的温暖,还未变得清冷,清透。一个人,在梅花晓月交光处,感兴,感慨,感怀。清吟诗歌,那一缕清爽之气,从丹田而出,绵绵不绝,清夜里,若龙吟。整个身心,清爽,清透,清逸。“心不静则不清,气不肃则不清”,吟诗,调气息,调身心。就那样清吟着,感受着,沉浸在诗意之中,心游太古,对话诗人,就这样,不知不觉间,到了半夜三更。破晓时分,钟声响起。想到那失意的唐人啊,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,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,唐宋之间,心意相通。我们,也可心意相通。霜满天,天地寒,只有城头上那断断续续的残角声,似乎能道尽我这一生的感慨和心情。我在想啊,诗人最开始清吟的,莫不就是《枫桥夜泊》?我也喜欢吟诗,不用很大声,不吵人,唱给自己听,唱给诗意听。通篇未写梅,尽是梅之精神。好,到这里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